美國商用不動產在金融海嘯時建物成交量明顯下滑,不過現在已經有很多海外投資人對投資商用不動產的興趣正在增加當中,準備重新進入2010年的美國市場。就連台灣的大型壽險業也不惜以巨資買下優質商辦大樓,並享有租金收入及增值利益的優勢,資金回流全球商用不動產,正在持續進行中。

寶來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賴盈良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商用不動產的 投資交易金額僅為760億元美元,根據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數據,美國2008年的交易金額經歷了歷年來的最大跌幅,下降77%,以往均是以美國及英國的交易量最高,今年上半年,日本已超越美國和 英國,成為全球最活躍的投資區域,單計上半年就成交了150億美元,美國則緊隨其後達140億美元,其次是英國的110億美元,不過美國的交易情況在漸趨 好轉之下,可能有機會再奪寶座。

手握高達 2,000億美元的主權投資基金--中國投資公司(北京),今年9月投資10億美元於總部位在美國洛杉磯的私募股權基金--橡樹資本 (Oaktree Capital),收購美國房地產、基礎設施等不良資產。根據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的訊息,在過去的兩個月裡,原先選擇退場觀望的德國和亞洲投資人,已對投資美國商用不動產的興趣提高;目前美國紐約、華盛頓DC特區和舊金山,有許多海外投資人有興趣在這三個地方招標商用不動產,至於德國不動產基金和亞洲區開發建商已摩拳擦掌準備在2010年第一季進入商用不動產市場。

今年10月初,以色列最大的控股公司—The IDB Group,斥資3.3億美元購買匯豐銀行在美國紐約的29層總部大樓,而匯豐銀行採行先賣再租的方式,將租回大樓1至11樓,租期10年期,其他樓層則租期一年。

賴盈良表示,美國今年投資商用不動產的活動在夏末開始增溫,今年最大交易案為位在曼哈頓,總金額達6.05億美元。另一個交易案同樣在曼哈頓,SL Green出售其49.5%的股權,給一家美國與以色列的合資企業,這是以色列Optibase首次購買美國不動產,希望藉由多樣化的投資組合介入商用不動產。而在美國東海岸華盛頓特區,大型REIT-Vornado以2.08億美元出售位於特區西北邊的1999K街給一檔Deka’s的開放式基金,這是 該區今年最大的交易案,前一次最大的交易金額發生在2008年4月。

在台灣,商辦大樓已引起大型壽險公司出資搶地,新光人壽10月就以每坪新台幣33萬元、總價115億元新台幣,買下位於台北內湖亞太經貿廣場的3棟大樓, 這3棟大樓在2006年9月以70億元新台幣賣給里昂證券,於2007年再以98億元新台幣賣給花旗銀行集團下的不動產私募基金CPI。從新光人壽的這筆交易案來看,在3年之間,轉手3次,交易金額從70億元攀升到98億元,再到115億新台幣,證明優質的商業不動產,其實是相當值得投資的好標的。

賴盈良表示,雖然目前商用不動產的投資金額與高峰期無法相比,不過,從國外資金回流美國商用不動產,及台灣壽險業積極購買商辦大樓來看,商用不動產已見緩步回春,預料未來一年全球交易量將較今年下半年提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e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